第一次踏上泰國的土地,是七歲左右,泰銖換算台幣還是0.75的時期;近年來,則多半維持在0.85-1之間。
不曉得大家是否有過這種奇妙的心情,懷念一個地方與光景,居然是透過匯率。長大後自己兌換泰銖,看到日漸成長的匯率,都有一種回不去昔日美好的感嘆,有時會懷念那三十年前還不是那麼國際化,民情風俗是自然存在,而不用費心維持的泰國。當然,一個地方經濟起飛,是值得替他們感到開心的,表示大家可以擁有更多的教育機會、更好的生活水平,不用擔心打開水龍頭的水是否足夠乾淨飲用。只是,於此同時,全球都會化也瘋狂地席捲了曼谷市,有時候在主要大街上看到各式國際連鎖飲食店,都會暗暗企盼當地的小店能夠有空間繼續生存下去。
自小時候對泰國留下美麗的印象,每每回到曼谷、散步在熱鬧的蘇坤蔚路(Sukhumvit Road),都有一種想在這裡住下來耕耘的衝動。我也常跑到城市西南,搭乘中央碼頭(Central Pier)十五泰銖的橘旗小船,在昭披耶河上緩緩搖晃著。這一段的昭披耶河沒有賣米粉湯的阿姨,沒有兜售小物的河上攤販,只是很純粹的交通過程,而那個混亂又踏實的感覺,令人覺得可以因此留在這裡生根、奮鬥。
每次看著自己在那裡拍的照片,充滿著神祕的思念感,總會默默想著,也許有一天,我終會忍不住被傳奇的泰國吸引,拋下一切在那邊生活下去也不一定。
#隔週五專欄
#青春名人堂
#泰國記事